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  产品中心  >  区域救治
智慧产科 智慧体检 智慧科研 智慧营养
智慧后勤 区域救治 智慧服务 移动健康
急危病症信息化平台

在市政府和卫健委的指导下,以120急救中心为总协调,利用现代的物联网技术及5G网络技术连结成网,以本市优质三级综合医院为中心,实现院前急救与医院内抢救无缝衔接、分级救治和协同救治并举,创建中国领先的区域妇幼救治急危重症信息化平台,建立涵盖高危孕产妇、新生儿救治和医院急诊重症和可扩展至胸痛、卒中、创伤专科的大急救网络。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在同一平台上急救信息共享,开展协同救治、重症预警、实时质控,提高急救的效率、质量、可及性。

项目背景    
SIGNIFICANCE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开展《进一步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大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起草工作的函(国卫医资源便函﹝2017﹞363 号)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也为推进“基于互联网+急诊与院前急救大平台的建设”的实施、加快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该平台建设以互联网为抓手,通过大数据、信息化实现院前院内救治一体化,促使急诊与专科紧密整合,以时间轴为质控标准把控,极大提高患者救治效率。以期实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人人享有规范、高效的基本急诊急救资源”这一伟大目标。
平台架构    
PROJECT BACKGROUND
应用意义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产品功能    
PRODUCT FUNCTIONS
根据急救车上配备的专用定位终端提供的位置信息,通过车辆监控客户端进行车辆跟踪。借用 5G(兼容 4G)网络技术可以了解急救车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根据道路状况估算出到院时间,以便院内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为每台救护车配备信息化功能,并通过 4G/5G 网络,把救护车上无线心电图机、无线多参数监护仪及其他医疗设备的数据传输、摄像头视频采集等信息实时传输,这些多路数据同时低延时传输,将抢救现场的生命体征和图像传到 120 急救中心,可实时录制出诊救护车车前、车厢、车后环境视频,为医疗纠纷提供合法证据。
协助建立区域协同救治制度;基于急救平台,串联基层医院、急救 120、急诊科和中心医院各个科室,促进各个医院和各个科室之间无缝合作,打破医疗壁垒,提高救治效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优化救治流程,提供平台,提供数据,帮助医院进行流程优化和改进。并且基于数据进行实时质控,基于数据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筛查,做好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管理。

高危孕产妇中心包括指挥控制中心、远程无线实时会诊中心,由院前、内科、妇产科、急诊科、手术室、麻醉科、影像室在内高度协同的规范化高危孕产妇诊疗单元。

新生儿急救中心包括指挥控制中心、远程无线实时会诊中心,由院前、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影像室在内高度协同的规范化新生儿救治诊疗单元。

支持病情评分,通过各评分标准自动对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做系统分级。如高危孕产妇中心支持记录纠正预产期、胎动开始日期、高危评分日期、高危评分孕周。

对高危因素评分:身高、体重、胸廓脊柱畸形、难产史、产后出血史、贫血、心脏功能、糖尿病、高血压、淋病、梅毒、艾滋病畸形骨盆、盆腔肿瘤、羊水、子痫、胎动、多胎、胎心率、胎膜早破、生殖道畸形等;新生儿救治中心支持Apgar评分。

为方便急救医护人员快速创建标准的患者急救电子病历,并能够将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快速共享,达成快速诊断、急救协同的目的,配合专科急救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在建立急救后,将根据不同的医院生成不同的电子病历模板。同时按照不同的急救类型划分为不同的急救电子病历。

在医疗救治过程中,配合建立一个协同救治的数学模型,从发病到救治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进行记录,并且实时监控是否偏离规范和指南,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可以根据质控要求自动提醒相应的医护人员对该患者进行重点关注。

产品特点    
PRODUCT FEATURES
适用对象    
APPLICABLE OBJECTS
 
页面版权所有© 2021 北京麦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245号